1.兰州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张某假造“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庭长被灭门”网络流言案
2024年9月,网民张某为招引流量,假造“严重新闻,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庭长一家四口灭门惨案,杀人者称是替天行道”的虚伪信息并在网络渠道发布,该流言敏捷引发社会热议,形成不良影响。经兰州公安机关依法查询,张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兰州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张某行政处罚。
2.兰州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龚某某假造“大沙坪爆破”网络流言案
2024年7月,兰州龚某某为获取重视,经过网络渠道假造发布“兰州大沙坪产生爆破”的虚伪信息,该流言敏捷引发网民重视,打乱社会公共秩序。经兰州公安机关依法查询,龚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兰州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龚某某行政处罚。
3.嘉峪关公安机关依法查处赵某、刘某普法视频下谈论不实言辞网络流言案
2024年8月,嘉峪关赵某为获取重视,在某短视频渠道一普法视频下谈论“不是谁推下去的吧,好像是得了艾滋病”“真的!两个娃!大的孩子好着呢!小的也带着病毒”的不实言辞,另一嘉峪关网民刘某谈论“嘉峪关前两天给老婆从楼上扔下来,哎”的不实言辞,引发很多网民重视,形成不良影响。经嘉峪关公安机关依法查询,赵某、刘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嘉峪关公安机关已依法对赵某、刘某行政处罚。
4.酒泉公安机关依法查处卢某某假造“严重交通事故”网络流言案
2024年7月,酒泉卢某某为招引流量,在网络渠道假造发布“今日马莲井两起严重交通事故,逝世4人”的虚伪信息,该流言被屡次转发,引发大众热议,打乱社会公共秩序。经酒泉公安机关依法查询,卢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酒泉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卢某某行政处罚。
5.张掖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李某假造“向交警吹口哨被罚款”网络流言案
2024年7月,张掖李某为获取重视,经过网络渠道假造发布“开车向交警吹口哨:长沙门东路,2024年7月13日,罚款200元扣6分”的虚伪信息,该流言误导大众认知,打乱社会公共秩序。经张掖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李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张掖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李某行政处罚。
6.武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李某某假造“女子坐车遭猥亵”网络流言案
2024年7月,武威李某某为赚取流量收益,使用人工智能软件假造“上海一年青女子清晨乘坐网约车,遭受司机猥亵,警方不作为”的流言文章并在网络渠道发布,该流言敏捷引起网民重视,形成不良影响。经武威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李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武威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李某某行政处罚。
7.陇南公安机关依法查处杨某某假造“女子给老公打针兽药”网络流言案
2024年8月,陇南杨某某为招引流量,经过网络渠道假造发布“会宁县一女子给老公打针兽药致生命垂危”的流言信息,打乱社会秩序,形成不良影响。经陇南公安机关依法查询,杨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陇南公安机关已依法对杨某某行政处罚。
8.平凉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程某假造“泥石流炸毁村庄”网络流言案
2024年7月,平凉程某为获取重视,经过网络渠道假造发布“华亭特大暴雨泥石流炸毁村庄”的虚伪信息,该流言被屡次转发,引发大众热议,打乱社会公共秩序。经平凉公安机关依法查询,程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平凉公安机关已依法对程某行政处罚。
9.临夏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马某假造“河水冲人”网络流言案
2024年9月,临夏马某为赚取流量收益,经过网络渠道假造并发布“广通河把人冲走了”的虚伪信息,该流言敏捷引发社会热议,形成不良影响。经临夏公安机关依法查询,马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临夏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马某行政处罚。
10.临夏公安机关依法查处马某某假造“飓风吹飞店面二楼”网络流言案
2024年9月,临夏马某某为招引流量,假造“4S店二楼被吹飞,这正是在17级飓风‘摩羯’的暴虐下产生”的虚伪信息并在网络渠道发布,该流言被屡次转发,引发大众热议,打乱社会公共秩序。经临夏公安机关依法查询,马某某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现在,临夏公安机关已依法对马某某行政处罚。
来历 | 公安部网安局
资料 | 甘肃网警
修改 | 石川
审阅 | 郭建荣、焦阳
转自:九派新闻
【#游客称西安一景区门口摊贩缺斤少两#:五两秤都不到,情绪很恶劣】1月28日,陕西西安。一游客称在永兴坊景区门口购买了16元板栗。实践到手连一半都不到,引发网友重视。当事人郭先生称其给钱后,感觉板栗分量不对,便用手机测试了商贩的称,发现异常。0.24斤的手机,在商贩称上显现有0.5多斤。显现0.7斤多的板栗,实践只要0.32斤。郭先生表明称上最终商贩将钱退回,但情绪很恶劣,对自己进行咒骂。郭先生期望有关部门能对此加强管理。@九派新闻
1月28日,陕西西安永兴坊景区门口,有游客买板栗发现摊贩少秤,该游客当场戳穿摊贩行为,要求摊贩退钱,随后两边产生口角。这位游客将视频传上网络后,引发网友热议。过后,永兴坊景区运营者西安永兴坊文明发展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短视频中运用的‘西安永兴坊’关键词混淆视听,已对我司名誉形成严重影响,我司已联络相关部分介入查询并恳求处理不实信息。”(据1月30日潇湘晨报)
相关视频截图
有些不可思议。游客发现摊贩疑似短斤少两发布视频要说法,没想到景区跳出来了。该公司不只“联络相关部分介入查询并恳求处理不实信息”,还称,网友如仍运用“西安永兴坊”关键词发布该事情的,将依法追究其相应法令职责。
景区方的声明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景区的这则声明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撼效果,视频发布者不只删去了原视频,还表达了抱愧。她称,摊贩的确不在“永兴坊”内,是在“永兴坊门口”。由于第一次到西安,并不清楚“永兴坊门口”这几个字有侵权,我已将视频删去!本意只想提示其他游客不再被宰,绝无诽谤,没有慎重发文,慎重用词,在此抱愧!
游客致歉
网友可不愿意了,依照报导前后的概况,视频发布者运用的是“永兴坊门口”五个字,并没有只用“永兴坊”三个字,也并没有说在“永兴坊景区”,表达的便是一个地舆方位,怎样就侵权了呢?
“西安永兴坊门口”是一个地舆位置,“门口”二字清晰无误标明还没有进去,大众也并不会误解为景区内部,也并没有人说摊贩是归景区办理,怎样就对景区名誉形成严重影响?非要出来要说法,并称或许会采用法令办法,吓得人都不敢说话了。
游客发布视频,的确要对内容担任,避免损害别人权益。该景区称,事发地为化育巷南口。查询得知,的确和永兴坊相邻,但游客发布视频的本意,针对的是摊贩的不良行为,并不是针对涉事景区,从中看不到侵权嫌疑。景区彻底没有必要将“永兴坊门口”中的“门口”二字去掉,然后强行加戏。
能够了解景区对此很灵敏,便是怕伤及本身。由于,哪怕便是在景区门口,也有或许影响到景区的口碑。一个景区景色再好,服务再周到,假如周边环境脏乱差,也是有或许涉及景区名誉和生意的。
可是,摊贩在街道运营和短斤少两的问题,严格来说归于城管部分和商场监督部分担任,景区能够联络相关部分来发明杰出的运营环境。针对游客和网友发声明,并宣称要采用法令办法,是不是搞错了目标?网友们不了解,这不是“自黑”的行为吗?景区门口办理乱糟糟,景区还这么强势,谁还敢来?
一位网友就说,假如景区换个说法,称“景区门口摊贩与景区无关,但对其诈骗顾客短斤少两之事深感愤慨,正商请有关部分严肃处理”,这样是不是好许多?既划清了职责,也标明晰态度,更能得到游客和网友的了解。
依据报导,现在这则声明已被删去,不知道是不是认识到了不当。无论如何,游客的那则“非常抱愧”的内容,让人读来非常痛苦。她原本便是想开开心心去玩耍,遇到问题原本便是想要个说法,没想闹得玩耍的心境没有了,还引来了侵权的责备。另据有媒体报导,属地商场监督办理局回应称,他们和城管到现场走访查询,已找到涉事摊贩,正在查询处理。
但一码归一码,摊贩应该得到处理,永兴坊景区是不是也欠游客一个抱歉呢?
(来历: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使用商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供给新闻线索,一经采用即付酬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