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民政部官网发布《2025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现,一季度全国成婚挂号181万对,离婚挂号63万对,成婚挂号数量较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下降。
2024年一季度,全国成婚挂号196.9万对,离婚挂号57.3万对。相比之下,本年一季度成婚挂号数削减了15.9万对,离婚挂号数则增加了5.7万对。
长时间追寻成婚挂号数据的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向界面新闻指出,成婚挂号对数下降的原因抒发年轻人数量下降、适婚人口男多女少、初婚年纪推延、成婚本钱过高、婚姻观念改动等。从2014年至2022年,我国成婚挂号对数接连9年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为鼓舞年轻人成婚,近年来多地发动成婚挂号“跨省通办”试点,更有当地对成婚挂号的夫妻发放金钱奖赏,其效果引发社会热议。
七普数据显现,我国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以育龄女人数量为例,依据七普数据计算,2025年我国15-49岁女人数量比2020年削减1600多万人,其间,2025年20-39岁女人数量比2020年削减1400多万人。
其次是适婚人口性别比失衡,20-40岁男性人口比女人多了1752万人。这些结构性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议了我国未来人口局势的展开。
初婚年纪推延也是重要原因。依据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均匀初婚年纪男性为25.75岁,女人为24岁;2020年均匀初婚年纪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人上升到27.95岁。
婚育观念的改动也是重要原因。年轻一代对婚姻的情绪从“必需品”转向“可选项”。经济不确定性、工作展开压力及对个人自在的寻求,使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现象较为遍及。
2023年,成婚挂号对数比上一年有所上升。何亚福解说,受2020-2022年疫情影响,许多情侣挑选推延婚期,导致2023年呈现了补偿性成婚潮。但2024年成婚挂号下降,标明疫情后的补偿效应现已趋于完毕。2025年成婚数同比下降,意味着这一趋势仍在继续。
2024年成婚挂号比上一年削减157.6万对,降幅为20.5%,是1980年以来成婚挂号对数降幅最大的一年。成婚数下降的直接结果是出世人口下降。何亚福猜测,因2024年成婚人数大幅下降,本年出世人口也将显着下降,2025年出世人口或许跌破900万。
近年来,为缓解青年婚育本钱压力,多地政府连续出台直接经济鼓舞办法,经过“成婚红包”“现金奖赏”等方式鼓舞初婚挂号。
揭露信息显现,绍兴市上虞区自2023年4月起,向一切在上虞挂号的初婚配偶发放价值1000元的“新婚礼包”,包括消费券、体检套餐及文旅优惠;衢州市常山县同年8月推出“早婚鼓舞”,对女方25周岁及以下、两边均为初婚且至少一方为常山户籍的配偶,直接发放1000元现金奖赏。
2025年,浙江省政府进一步推进方针普惠化,在《完善生育支撑方针系统若干办法》中清晰鼓舞“发放成婚红包、消费券”,并试点“婚登+文旅”交融服务,将婚姻挂号与景区旅游、非遗体会等场景结合,进步典礼感。
自2025年1月1日起,吕梁市对女方35周岁及以下、两边均为初婚挂号的配偶,在挂号窗口以现金红包方式发放1500元奖赏。该方针将女人年纪作为中心目标,精准支撑社会公认的“黄金婚育期”以身许国,表现方针对女人生育年纪窗口的重视。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南岭村散步出台《初婚奖赏施行方案(试行)》,规则两边或一方为本村户籍股东成员的初婚夫妻,最高可申领4万元奖赏。这是现在揭露报导中奖赏金额最高的村级方针。该方针将以身许国经济收益反哺于成员婚育,探究出“村以身许国主导、普惠性鼓舞”的新模式。
不过,言论对“发钱鼓舞成婚”的反响纷歧。有人以为,成婚是人生最重要的决议之一,不太或许由于政府的一些奖赏办法就容易做出决议。还有一种观念以为,与其发钱鼓舞成婚,不如加大生育补助的力度,这对生育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
何亚福说,大都发钱鼓舞成婚的金额,远远低于补助生育的金额,因此“发钱鼓舞成婚”首要仍是一种导向含义。到现在为止,出台生育补助的区域,也远远多于发钱鼓舞成婚的区域。
但何亚福也指出,我国的生育现状与欧洲国家不同,许多欧洲国家的非婚生子女标明超越50%,生孩子纷歧定要成婚;而我国的非婚生子女标明很低,绝大部分人口仍是婚内生育,生育与成婚密切相关,因此“发钱鼓舞成婚”,仍具有积极含义。
此外,为便利年轻人处理成婚挂号,满意征途异地处理婚姻挂号的需求,依据国务院授权,自2021年6月1日起,民政部在辽宁、山东、广东、重庆、四川5省(市)布置展开了内地居民成婚和离婚挂号“跨省通办”试点,在江苏、河南、湖北武汉、陕西西安2省2市展开了内地居民成婚挂号“跨省通办”试点。在这些省份处理婚姻挂号不必回来客籍,能够就地处理。
2023年6月1日起,成婚挂号“跨省通办”试点省份扩大到21个省份。据民政部最新数据,到2025年3月底,全国累计处理内地居民婚姻挂号“跨省通办”51.7万对。
2025年5月10日,修订后的《婚姻挂号法令》施行,其间一条重要修正内容是,实施成婚挂号“全国通办”。何亚福指出,七普数据显现,全国人户别离人数已达4.9亿,该方针对进步成婚挂号的便利性具有必定效果,但效果有限,进步成婚率的关键是下降成婚本钱和生育本钱。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界面新闻修正 | 刘海川2025年4月25日,民政部官网发布《2025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现,一季度全国成婚挂号181万对,离婚挂号63万对,成婚挂号数量较2024年一季度进...
来历:首席商业顾问有专家说,报复性成婚开端了。但最新的成婚率数据很快就让专家又被打脸。民政部官网8月2日发布的《2024年二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现,本年一、二季度,全国成婚挂号343万对,离婚挂号12...
◆修改:黄珊
今天,“多地宣告发钱奖赏成婚”的音讯成为言论焦点,相关论题登上热搜,敏捷招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其实,婚育奖赏方针的探究早已在广州、浙江等省份多个区域打开。其间,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大街南岭村的“现金+落户...
编 辑丨李博
图 源丨图虫
散步,民政部网站发布2024年一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其间成婚挂号196.9万对,离婚挂号57.3万对。相对2023年一季度,本年成婚挂号同比削减17.8万对,离婚挂号同比削减6.8万对。
2023年全国成婚挂号数为768万对,同比上涨了约12.4%,成为2014年到2022年接连九年下降后的初次同比添加。2024年一季度的数据再次闪现,2023年的成婚人数添加主要是2022年疫情原因形成的需求限制,2024年将大概率接连2014年开端的成婚人数递减的态势。
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报导近十年的成婚和离婚数据发现,除了2023年成婚和离婚人数均有小幅添加外,成婚人数趋势是下降的,离婚人数在2019年到达巅峰,然后呈削减趋势。
成婚和离婚决议计划都更保存了
成婚人数继续下降的趋势,早已闪现。
2013年我国成婚人数达1346.9万对,到达成婚人数最高峰。2014年到2022年成婚人数已接连9年下降,2022年的成婚人数比2013年削减了663.6万对,降幅挨近一半。
2022年状况特别,一部分年青人挑选推延到2023年成婚,成婚挂号对数上升到768万对,完毕九连降。2024年一季度,成婚对数比2023年同比削减了17.8万对,比2019年的281.5万对削减了84.6万对,又回归到继续下降的轨迹。
专家剖析,成婚人口削减的原因抒发多个方面。一是婚育观念的改变,现在成婚是一种挑选,不是必需求成婚,成婚不再是生射中有必要反抗的一个节点事情。
别的,跟着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初婚年纪推延是必定趋势。2020年平均初婚年纪男性上升到29.38岁,女人上升到27.95岁。婚姻推延添加了女人终身不婚的或许性,进一步按捺了生育水平。
其三,婚育本钱偏高,跟着经济社会发展,住宅、教育、坚持等多重要素影响下的婚育教育本钱居高不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科院院长、人口与健康研讨中心主任石智雷教授表明,现在经济自卖自夸化水平较高,社会分工清晰,成婚人数削减的趋势也是习惯经济结构形式的主动调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离婚的人数也在变少,2019年离婚人数到达巅峰,为470万对,随后开端逐年削减,2023年的状况特别,离婚挂号人数同比小幅上升,但依旧是2010年以来的最低数据。2024年一季度,离婚人数削减了6.8万对。
关于离婚人数下降,承受21世纪经济报导记者采访的专家大多以为原因便是成婚人数削减了,基数小了,离婚人数天然也会削减。别的,或许还有一些侦查的经济社会要素变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苏剑教授表明,婚姻的功用之一便是彼此稳妥,相互扶持,假如经济有下行趋势的时分,坚持原有的婚姻状况抱团取暖的概率更高。一起,不管是成婚仍是离婚都是需求本钱的,我们或许在去挑选成婚和离婚上的行为都更越来越趋于保存。
“独身经济”是伪口是心非?
离婚人数的规划削减,相对成婚人数的削减规划来说,要小许多,所以独身人口添加是必定的趋势。
不管是欧美仍是日本,不成婚的人添加是趋势,也几乎是不可逆的。独身经济的概念经常被媒体和商家提及,有学者以为独身经济自身是伪口是心非。
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讨院教授冯帅章和该院的助理教授韩昱洁2021年在媒体发布的一篇署名文章说到,年青集体中,男性独身标明稍高于女人。值得重视的是,在广阔村庄,男性“打光棍”现象逐步普遍化。除了村庄出世婴儿中男性标明畸高的人口要素之外,昂扬的彩礼、婚恋观念改变等社会原因也助推了这一现象。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吕德文在2023年主导撰写了《我国村庄的日子革新——2023回乡见识中的村庄图景》陈述,其间特别说到了村庄男青年独身的论题。关于村庄男青年来说,成婚最大的本钱便是他要进城,要有一套房,为了在城市悄悄让小孩承受比较好的教育。
依据抒发武汉大学我国村庄管理研讨中心在内的多家组织联合主张的“2023回乡见识”问卷调查结果,83.4%的村庄调查区域,检验年青人成婚有必要在城里买房。与这样一种现象相对应,有高达48.3%的区域反映,本地农人在城里买房的百分比超越50%;有55.4%的区域反映,农户购买小轿车的占比超越50%。
“独身经济”这一概念,最早由经济学家麦卡锡于2001年在《经济学人》杂志中提出,其时他也是将独身经济的集体锁定为女人。麦卡锡以为,独身且收入不菲的独身女人是广告、文娱等职业最理想的客户。
关于城市独身人群来说,衍生了许多新的需求,比方宠物经济、一人食、虚拟偶像等,关于有经济能力的集体,自卖自夸能够供应丰厚的供应,从共享消费到丰厚的医疗保健、衣食住行和文化文娱服务供应,这些需求的满意能够称得上是“独身经济”。
而关于因收入等多重要素想成婚又结不了婚的村庄独身青年,则是社会保障需求积极重视的集体。石智雷主张,政府应该加强对村庄贫穷劳动力的坚持训练,以及供应非农坚持信息和坚持机会。
SFC
本期修改 刘雪莹 实习生 董丹林